下面詳細用圖介紹油氣藏的形成過程:

生物遺體(浮游生物、細菌、高等植物)等伴隨泥沙沉淀下來。隨著時間的流逝,在細菌的參與下,這些遺體被分解成為有機質,甚至有的被分解形成生物氣。

隨著沉積層越來越厚,下部的沉積物在上覆沉積物的壓力下被壓扁、固結,形成沉積巖。先前形成并保留下來的部分有機質與泥砂一起被壓實,形成富含有機質的生油巖。

隨著地殼運動,海水退去,沉積巖地層形成褶皺,并產生斷裂。當富含有機質的生油巖隨著地殼沉降達到一定深度時,開始生成大量油氣。油氣最先充滿生油巖,隨后沿著斷裂或裂縫向上運移,當油氣充滿與生油巖緊密相連的致密巖石后,便形成了非常規油氣藏。

剩余的油氣運移到合適的部位,由于上部及四周具有致密非滲透的蓋層遮擋,油氣無法繼續向其他部位運移而被圈閉其中,最終形成天然氣居頂部、石油居中、水居底部的常規油氣藏。 |